总体审计计划都包括什么?
想要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总体审计计划,那么总体审计计划主要包括哪几点呢?还是请北京和旭会计服务中心网审计咨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当注册会计师需要利用专家或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时,主要应考虑其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对其工作作出合理安排。与其它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就分工、协调和配合等问题作出具体安排。
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类别、经营性质、营运状况等具体情况,运用其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选择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或总资产等作为计量基础,确定重要性总体水平,并分配于各会计报表项目。重要性水平通常表示为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或总资产的一定百分比,并据此确定重要性的金额。
三、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要求,在确定审计小组成员,特别是确定项目负责人、签字注册会计师时,应充分考虑其审计经验、胜任能力及独立性,并根据各自特长合理分工。
四、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注册会计师应对各种审计程序的实施时间及进度作出规划。特别是,注册会计师要明确有时间限制的审计程序(如存货监盘、函证等)何时实施。同时,对审计全过程各个级别审计人员所需的工作时间应作出合理预计,并按照有关收费标准,确定应予收取的审计费用。
五、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分析性复核、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风险的初步评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中应运用其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实质上是鉴别各类经济业务和各项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
六、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审计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范围一般应限于约定的会计报表报告期内的有关事项,凡是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关和可能对注册会计师作出专业判断产生影响的所有方面,均属于审计范围。审计策略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确定的审计范围,选择能够达到审计目的的而应当实施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的基本思路和组织方式。
七、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沿革、业务性质、组织结构、经营规模、经营情况及经营风险;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组织;重大会计政策的选用及其变动情况;以前年度审计情况等。
如果您还想了解关于常年审计咨询顾问的其他信息,您可以登录我们的网站http://www.hexu.com.cn/shenjizixun.html 进行查询,这里发布了大量的关于审计咨询服务方面的信息。请专业审计咨询服务公司对于企业有什么好处:成为我们的会员,享有24小时的会员服务;在线答疑,快捷高效,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收费标准:可以来电话恰谈,88472085-809 88472089-810。